11月13日,学校2025年课程思政活动月“以美浸润・文脉塑根”美育实践活动正式启动,教务处和校团委相关负责人,校副总督学、校院两级督学及人文学院中青年教师和学生代表出席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由人文学院主办,这既是深度践行新时代美育教育浸润行动,又是对学校“五育并举”人才培养体系的一次生动诠释。“美育与思政教育同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文化传承为核心使命。”教务处副处长关凤岩介绍,本次活动正是二者深度融合的鲜活载体,彰显了“以美育德、以文化人”的课程思政育人追求。
现场设置的核心展区内,四大主题作品群构筑成流动的“美育思政课堂”。“美育是无声的思政,文脉是永恒的根基。”人文学院院长曹景萍表示,这种创作理念与我校课程思政建设思路高度契合,彰显我校特色鲜明的育人体系。



校史版画系列以刀为笔,将学校从艰辛初创到服务能源报国的红色历程精准镌刻,使黑科大精神谱系实现可视化呈现;国粹脸谱作品在传统纹样基础上融入现代设计语言,非遗马勺则以浓烈色彩诠释传统美学与龙江坚韧质朴的地域精神在此碰撞共生;数码传情创作专区更显跨学科活力,学生们用镜头中的“数码美景”演绎着古今美学的奇妙嬗变,印证了学校“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体系下课程思政的实践成效。


“这些作品里藏着黑科大的精神密码。”人文学院美育教研室教师王国玲介绍,“校史版画”创作过程中师生将校史红色基因、地域文化与专业技艺深度熔铸,学生们系统查阅校史档案,在刻刀起落间重现学校78年走过的风雨历程。在未来的美育实践活动中,人文学院美育教研室还将继续开展美育工作坊、跨学科创作沙龙等系列活动,推动校史版画、非遗传承等特色内容转化为思政素材,融入专业课程体系,着力培育兼具“专业素养与人文情怀”的时代新人。
启动仪式后,师生们在展品前驻足品读、交流感悟。2025级新生吕健伯在“数码传情”展区前深有感触:“没想到传统文化能通过数字艺术焕新表达,这让我更真切地理解了‘文脉塑根’的深意。”


这场课程思政引领下的美育实践,恰似“盐融于水”般润物无声,既以思政浸润点亮美育之路,又让文化自信的种子在校园沃土中扎根生长。它既是立德树人的生动实践,更是文脉铸魂的鲜活载体,让黑科大精神谱系在创作实践中赓续绵延,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年一代的传承中焕发时代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