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深入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和黑龙江省《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推进“十四五”时期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发展,现组织开展第二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的申报、评选与推荐工作,通知如下:
一、建设条件
1.课程应为非思政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践类课程),且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或专业考试计划,实施学分管理,并至少经过两个学期或两个教学周期的建设和完善。
2.课程准确把握“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主线,结合所在学科专业、所属课程类型的育人要求和特点,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系统进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四史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伟大抗疫精神教育、龙江“四大精神”教育和“五色”教育,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
3.课程注重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注重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统一,科学设计课程目标和教案课件,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4.课程注重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创新,教学内容体现思想性、前沿性与时代性,教学方法体现先进性、互动性与针对性,形成可供同类课程借鉴共享的模式、经验和成果。
5.课程授课教师政治立场坚定,师德师风良好。课程负责人具有高级职称,准确把握本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向和重点,并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课程教学团队人员结构合理,分工明确,集体教研制度、备课制度等完善且有效实施,经常性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教学研究和交流,课程思政建设整体水平高。
6.申报教师应为非现任校级领导,鼓励和支持教学名师等高水平专家学者带头开展课程思政建设。
7.课程考核方式和评价办法完善,育人效果显著,学生评价结果优秀,校内外同行专家评价良好,形成较高水平的课程思政建设成果,具有良好的示范辐射作用。
8.要坚持以本为本,聚焦专业特点和育人要求,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推动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紧密融合。
二、申报材料
1.符合申报条件的课程负责人向学校提出申请。课程负责人填写《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申报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申报汇总表》,并按申报书佐证材料清单准备相关材料,全部佐证材料须整理到一个文档中,并转换为PDF格式提交。
2.在佐证材料中,每门示范课程均须提供1学时代表性课程教学的完整视频(资源库使用,格式见申报书要求)和从中截取的10分钟教学片段(评审使用,视频参数大小500M以内、分辨率1280*720、格式mp4)。
3.本单位学术委员会会议纪要纸质版一份。
4.将《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申报书》和《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申报汇总表》分别转换成PDF格式,连同佐证材料提交到指定网站。(具体网址另行通知)
5.所有纸质版和电子版各一份,请各单位于12月3日下午4点前上报至教务处教育技术科(主楼W0217)。
联系人:王建才 栗海晶 联系电话:88036059
邮箱:jjk@usth.edu.cn
三、具体要求
1.请各单位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坚持标准,严格要求,宁缺毋滥,经过本单位学术委员会评审后,择优推荐上报。
2.请各教学单位严把申报人政治关、师德关和教学质量关,申报人须如实填写申报表,提交有关材料。凡存在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行为者,一经查实,取消其评选资格,且连续三届不得申报各类评奖。同时学校要对推荐过程把关不严,不认真履行职责的教学单位,停止下一年度推荐项目的资格。
3.按照省教育厅下发的推荐限额,学校组织评选后择优排序推荐上报。
教务处
2021年1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