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4日,校长孟上九为我校教师作了一场题为“课程思政—一件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事儿”专题讲座,引起了我校教师的强烈共鸣与深入思考,多位教师就如何认识课程思政、如何开展好课程思政,纷纷谈了自己的体会与感想。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冯德军:孟校长的报告让我深受启迪,我们思政课教师要树立“大思政”意识,主动融入到课程思政建设之中,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共同发挥育人作用。
创新创业学院院长谭平:孟校长的报告内容生动,给大家上了一堂生动深刻的思政大课,双创学院将努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程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充分发挥实践创新育人作用。
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唐庆菊:孟校长的报告可谓“深淘滩,低作堰”,于无形之中启发我们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新的境界,让我们享用了“有滋有味、易于吸收”的课程“营养大餐”,倍感身心愉悦;机械工程学院将进一步结合学科专业课程特点,深度挖掘思政元素,巧融思政之“盐”于课程之“材”,努力让课程思政这件“有意义”的事儿,变得更加“有意思”!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曹景萍:孟校长的报告生动鲜活、深入浅出,从“几看都江堰”出发,多角度挖掘思政元素。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将做好课程教学设计,丰富教学资源,将“思政之盐”有度有效有力地融入专业与课程、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理论与实践的各个教学环节,齐奏课程思政多方协同、合力育人新篇章。
材料工程学院副院长孙俭峰:孟校长的报告,使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广博的知识和灵活的思维是游刃有余地将思政融入专业教学的前提,教师一定找准与大学生的情感共振点、思想共识点、表达共鸣点,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副院长李忠勤:孟校长的报告启发我们,不要把课程思政当作负担,只要我们牢记立德树人使命,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每个人都可以当好“大厨”,将思政之“盐”与课程之“材”水乳交融,烹制出深受学生喜爱的“营养大餐”。
管理学院副书记徐海英:听了孟校长讲授的题为《课程思政——一件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事儿》的思政大课,作为一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如何更具感染力和亲和力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日后我将巧用、活用新媒体,积极探索网络思政育人新模式,让思想政治教育化为学生日常生活点滴,秉承“深淘滩,低作堰”的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引领学生、关爱学生、教育学生,打造有时代热度、情感温度、思想深度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把有意义的事情做的有意思,让思想政治教育生动活泼、入脑入心。
矿业工程学院教师牛会群:11月24日,校长孟上九为我们广大教师职工讲授了《课程思政——一件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事儿》,一个多小时的讲授使我受益匪浅。让我思考课程思政如何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如何使得课堂活起来,如何让课程思政成为教学中的有效手段。孟校长通过实际举例为我们一一讲解。课程思政要贯彻在教学之中,所有课程都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的统一结合。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岗位中,我要将教学与课程思政有机紧密结合,并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使得课程思政变为有意义、有意思的事儿!
安全工程学院教师朱金超:11月24号,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课程思政专家讲座,深刻地认识到了思政教育的重要性。讲座邀请了校长孟上九作为主讲人,孟校长以《课程思政—一件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事儿》为题,通过生动的语言、国内外课程思政讲授对比和非常鲜明的例子对课程思政进行了深入浅出分析,其中以都江堰作为例子的讲解让我受益匪浅。孟校长通过辩证法的思想将课程思政与都江堰进行了深度结合,提出了要让课程思政与课程有机结合,使课程思政达到润雨细无声的境界,在课程中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通过这次讲座,深刻理解了专业课程和课程思政“食材与食盐”的关系,未来我会在自己主讲课程中用心设计好课程思政内容,注重融入方法、形式和效果。